什么是感统
1972年,美国南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学专家爱尔丝博士(Ayresa.J)创导了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fion Theory)——即“感统”理论。
“感统”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外的知觉做出反应。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作用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就不能协调发展。
什么是感统失调
感统失调通俗的说法是:“儿童大脑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轻微的障碍”,药力是无效的,必须通过训练才能纠正。
也就是说,感统失调并不是一种病症。
感统失调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孩子的大脑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出现了障碍,使得许多优秀的方面表现不出来。通常孩子在12岁之前通过训练很容易纠正感统失调的现象,一旦超过12岁就会定型,无法改变。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小时候很聪明,但长大后却很一般了。
造成感统失调的原因
1.生理原因(先天性的)
因胎位不正引起的平衡失调;
因早产或剖腹产造成幼儿压迫感不足;造成触觉失调。
因怀孕期间不正确的吃药和打针对幼儿造成的伤害;
2.环境及人为的原因(后天性的)
由于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使得儿童活动范围变小,大人对幼儿过度保护,事事包办,导致儿童接受的信息不全面;
父母太忙碌,辅导少而造成幼儿右脑感官刺激不足;
出生后,没让孩子经过爬行阶段就直接学习走路,产生了前庭平衡失调;
父母或保姆不准孩子玩土,玩沙,害怕弄脏,从而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
过早地使用学步车,使幼儿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
父母的要求太高,管教太严,人为地造成孩子压力太大,儿童自由活动时间太少造成精神上的伤害,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等等 。
常见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
触觉问题:
1.躲避接触 固执于某些物件要时刻抱着才有安全感,不爱玩身体接触的游戏,嫌弃某些质地的衣物
2.讨厌被触摸 讨厌理发、洗澡、刷牙,不喜欢绘画、沙土、泥工等手工作业
3.爱打架 爱发脾气动手打人,对非恶意的身体接触反应激烈
前庭感觉功能问题:
1.上课时东倒西歪,写字握笔姿势不当,端坐、阅读、写字时姿势不正确
2.阅读中容易出现跳行、漏行,头部运动时,眼睛在空间视物不稳定
3.晕车、晕船,大幅度运动中容易头晕
4.结构和空间知觉障碍,难以辨别图象的细微差别
5.逃避或害怕运动,运动中主要用眼睛协调动作
本体感觉功能问题:
1.书写速度慢,字迹不规则,书写时往往过分用劲
2.在学习和其它活动中,顺序性和时间意识差
3.容易因为非智力因素引起学习不良,完成简单动作常常遭遇失败,自信心不足,遇到困难容易沮丧,依赖性强
4.学习系鞋带、扣钮扣等精细动作困难,大运动和精细运动技能差,动作笨拙,不喜欢翻跟头,不善于玩积木
5.不合群、孤僻,在陌生环境容易迷失方向
一般来说,视觉统合失调的学龄儿童,在课内课外阅读时
,常会出现读书跳行、翻书页码不对、演算数学题目经常抄错
等视觉上的错误,从而造成学习障碍。另外,这类患者在生活
中还常常丢三落四,似乎经常在找东西,生活上无规律。
听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则多数表现为:上课时,老师口头布
置家庭作业或者下节课要带什么学习用具,他总是东张西望,
老师的话全当耳边风,一点也听不进去;平时家长喊他,他也
不注意,以为那与己无关;同时,这类儿童记忆力差。
触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往往对别人的触摸十分敏感,心理上
总有一种担心害怕、易受惊的感觉。在学习与生活中则表现为
好动、不安、办事瞻前顾后,甚至怕剃头、怕打针。触觉统合
失调的孩子由于心理上总处在一定的紊乱状态,因而学习与生
活质量不断下降。
平衡统合失调让孩子在学习与生活中常常观测不准距离,
做事时协调能力较差,甚至穿鞋子也会不知不觉中将鞋穿反。
距离观测不准,会让孩子无法正确掌握方向;做事协调能力差,
会让孩子对事物的兴趣逐渐减少。一个孩子平衡统合失调,往
往会在心理上严重影响其学习与认知热情。
本体统合失调的孩子多数表现在上体育课时不会跳绳,跑
步时动作不协调不准确,很累;在上音乐课时,常常发音不准
,甚至与人交谈、上课发言时口吃等。大家知道,这些科目虽
非学习科目中的主科,但是,它们却对上好主科起到很重要的
辅助与促进作用。何况,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在考试时,体育
成绩还是很重要的。克服感觉统合失调症的对策
国外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孩子的心理活动分为三
个阶段,即:认知、调节与交往。而这些的基础便是孩子具有
良好的感觉统合能力。那么,在现有条件下,如何纠正孩子的
感觉统合失调症呢?南京市儿童卫生心理研究中心邱景华主任
医师认为先行一步的美国、日本及台湾等地从70年代就兴起的
不打针不吃药的“游戏治疗法”对纠正与治疗感觉综合失调症
颇为有效。比如用独木桥帮助孩子找到“平衡统合能力”;用
滑板梯帮助孩子找回“触觉统合力”。这些对于治疗孩子的感
觉统合失调极为有益。
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是借助专业的训练教具,结合中国儿童的实际情况,为每个参与训练的儿童量身定制训练科目,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儿童在快乐训练的过程中从根本上解决在学习过程和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不足现象,使孩子训练后都能达到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感觉统合:是指感觉学习(即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及平衡感)与运动学习(包括语言、阅读、写字等)组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学习能力。感觉统合能力的提升能综合培养孩子各方面技能 ,锻炼孩子逻辑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塑造优秀品质,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孩子是个有机体,只有大脑及身体感官的组合互动,才能形成学习能力。一般的知识只是学习的工具,学习能力的本质不好,再多再好的工具都没有用,只会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压力。
儿童的教育要从0岁开始:人类已经进入 21 世纪,世界各国科技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引发了对人才及教育的竞争,婴幼儿早期教育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儿童教育的年龄从3岁推到0岁。 幼儿身心与智力的发展,最大的问题在大人与幼儿间的互动关系。婴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早期阶段,无论在身体动作、智能、语言及社会行为诸方面,均有极为迅速发展,行为改变显著,其问题的发展历程,实为日后身心发展的基础。人类大脑分左右半球,在婴幼儿时期即快速成长,并作左右半球专责化,左脑区以语言、听觉、嗅觉及抽象逻辑能力为主,右脑区主管视觉、空间、方位、图像及记忆。新生儿至3岁是开发运动潜能的敏感期,科学适宜的运动能强体健身,提高宝宝身体控制的准确性、灵活性和协调性,而且为宝宝智力、心理高质量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蒙特梭利和皮亚杰两位伟大的儿童教育专家所说,0-6岁的学习,主要是以感觉学习为主,透过感觉器官由右脑输入讯息,并在左脑逐渐组成概念和判断,这就是幼儿期思考系统及学习行为的形成。
初生的婴儿,在动作方面不受意志与思想的支配,所以他的动作是未分化的,缺乏组织和目的,到了幼儿期,他的神经系统,骨骼和肌肉都有相当快速的发展,动作开始逐渐的分化,而形成有组织、有目的的行为。天线宝宝儿童感统智能训练中心在这发展的最重要阶段,协助幼儿建立数概,对语言理解和表达,促进大小肌肉和双侧协调,增强生活能力,养成良好习惯,建立人际关系,培养好的情绪和人格。并采用国际上最具权威的感统训练体系,借助特定的训练器材,结合幼儿实际情况,为每个参与训练的儿童量身定制训练科目,使每个孩子都能在提高儿童学习能力及情绪稳定方面取得显著效果。
感觉统合训练的本质: 感觉统合训练不只是一种生理上的功能训练,而是协调心理、大脑和身体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训练。儿童在训练中获得熟练感觉,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并在游戏中感觉到自己对躯体的控制,变焦虑情绪为愉快,并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敢于对更复杂的身心任务进行挑战。
感统失调的危害性(会造成学习、生活上的哪些障碍) :儿童感统失调无疑会造成儿童学习和交往的障碍,尽管这样的儿童有正常或超常的智慧,但由于大脑的协调性差,影响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等等,因而,直接影响了儿童学习、生活、运动,也影响人际关系,妨碍正常的成长教育。其主要表现为:
1、严重影响儿童心理素质的提高
2、对儿童的智力开发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利
3、学习能力和性格上出现障碍
4、人际关系敏感或社交退缩,心理素质差
感觉统合训练的原则: 感觉统合训练的关键是同时给予儿童前庭、肌肉、关节、皮肤触压、视、听、嗅等多种刺激,并将这些刺激与运动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在脑干、丘脑、小脑、基底节、边缘系统、大脑皮质广大区域分级发生感觉、运动整合,在整合中促进上述脑区脑细胞的成熟、神经通路专门化,并开拓新的神经专门化通道。 感觉统合训练涉及心理、大脑和躯体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不只是一种生理上的功能训练,儿童在训练中获得熟练的感觉,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并在指导下感觉到自己对躯体的控制,由原来焦虑的情绪变为愉快,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敢于对意志想象进行挑战。 因此,在感觉训练过程中,儿童只能在大脑适当地被激活和控制躯体的肌肉骨骼系统后,才能获得心理上的快乐和体验;反之,只有在适当的心理动力驱使下,个体才能使大脑按照意愿去行动。 |
|
|
ps:在以前所教的班级当中就遇见了这样的孩子,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发现了我班一些孩子初步具有了内似特征,但是由于不是专业人士,所以特别搜集了资料供家长学习,如有疑似症状,可以去儿童医院心理科进行测试与治疗,老师也可以协同做好工作.